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校園食材采購新指引出臺,康來福合規護航
發布日期:2025-10-12
近日,教育部辦公廳、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《學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購驗收管理工作指引》(教體藝廳函〔2025〕30號),從供應商管理、采購驗收、入庫貯存等多維度,為校園大宗食材采購劃定“硬標準”。
作為深耕校園食材供應領域的企業,我們第一時間研讀政策要求,全面對標自查,以實際行動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。
一政策核心要求速遞,這些“紅線”與“標準”必須遵守
《工作指引》明確覆蓋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食堂,針對大米、食用油、面粉、肉、蛋、奶等大宗食材,提出多項關鍵管理要求,核心要點如下:
1供應商準入:5大硬性條件,缺一不可
需具備合法經營資質,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;
擁有滿足學校采購需求的供應能力;
近3年內無食品安全事故、無查實食品安全輿情事件;
未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;
學校需結合膳食委員會、家長委員會意見,按“三重一大”要求選擇供應商,鼓勵公開招標、集中定點采購,服務期限原則上1年。
2采購驗收:全流程溯源,“雙人聯檢”+數字化升級
索證索票更嚴格:從生產者采購需留存生產許可證、出廠檢驗合格證;采購豬肉需雙證(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+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);采購大米需額外提供鎘、黃曲霉毒素檢測報告;
驗收管理更規范:實行“雙人或多人聯檢”,需核對食材信息、檢查外觀包裝、核驗標簽(含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生產許可證號等)、監測冷鏈溫度(冷藏≤+3℃、冷凍≤-9℃),不合格食材當場退回/銷毀并記錄;
數字化賦能:鼓勵建立采購數字化平臺,實現電子票證管理與精準溯源。
3入庫貯存與檔案:細節把控,留存2年備查
食材需分類分架、離墻離地(≥10cm)存放,冷藏0℃~8℃、冷凍符合產品特性;
入庫出庫專人簽字,遵循“先進先出”原則;
采購、驗收、貯存等記錄及憑證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。
4責任與監督:多方協同,公開透明
學校落實校長負責制,每學期至少1次食堂現場辦公會,執行負責人陪餐制、家長陪餐制;
定期公開食堂財務、食材采購、供應商考核等信息,接受師生、家長及社會監督。
二對標政策,
我們這樣筑牢校園食材安全屏障
作為專注校園食材供應的企業,我們始終以“高于行業標準”要求自身,此次政策出臺后,更是通過三重舉措全面契合要求:
1資質與口碑雙達標,筑牢準入基礎
持有完整的食品生產/經營資質,所有產品均通過國家標準檢測,近5年無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及輿情記錄,未列入任何失信名單;
已建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,可穩定供應大米、食用油等全品類大宗食材,滿足不同規模學校的采購需求,具備參與公開招標的完整資質與服務能力。
2全流程合規管理,讓溯源更清晰
索證索票環節:提前備好生產許可證、每批次產品檢驗報告(含大米鎘、黃曲霉毒素專項檢測)、畜禽肉類雙證等資料,支持電子檔上傳采購平臺,實現“一票一檔”;
驗收配合:主動提供食材外觀、標簽、溫度等查驗支持,若出現不合格情況,第一時間配合退回/銷毀;
貯存保障:倉庫食材分類離墻離地存放,出入庫均有簽字記錄,確保“先進先出”。
3主動接受監督,踐行透明化服務
定期向合作學校提交供應商評價資料,配合學校及家長委員會的現場考察;
支持學校公開食材采購信息,可提供食材來源、檢測報告等公開所需資料,全力保障師生與家長的知情權。
校園食品安全無小事,《工作指引》的出臺為行業劃定了更清晰的標準。我們將以此次政策為契機,持續優化供應服務,用合規、優質的食材,為師生飲食健康保駕護航,期待與更多學校攜手,共筑校園食品安全“防火墻”!
往期內容: